动力装置性能效率
发电厂热速率,热效率,容量系数,负荷因数,经济效益,运营效率,能源效率
发电厂的性能可以通过一些常见的性能因素来表示:
- 热速率(能效)
- 热效率
- 能力因素
- 负荷系数
- 经济效率
- 运营效率
热率(能源效益)
电厂在一段时间内的整体热工性能或能源效率可定义为
φ.人力资源= h / e (1)
在哪里
φ.人力资源=热率(Btu/kWh, kJ/kWh)
H =为电厂提供的热量为一段时间(BTU,KJ)
E =电站在该时期的输出能量(kWh)
热效率
电厂的热效率可以表示为
μ.te= (100) (3412.75 Btu/kWh) / φ (2)
在哪里
μ.te=热效率(%)
- 1 kWh = 3412.75 Btu
能力因素
发电厂的容量系数是平均负载和额定负载之间的比率一段时间,并且可以表示为
μ.cf= (100) P艾尔/ Prl(3)
在哪里
μ.cf=容量系数(%)
P艾尔=电站一段时间平均负荷(kW)
Prl=电厂额定容量(kW)
负荷系数
电厂负荷系数为平均负荷与峰值负荷之比,可表示为
μ.如果= (100) P艾尔/ Ppl(4)
在哪里
μ.lf=负载因子(%)
Ppl=电站当期峰值负荷(kW)
经济效率
经济效率是指生产成本(包括燃料、劳动力、材料和服务)与发电厂在一段时间内的能源输出之间的比率。经济效率可以表示为
φ.ee= c / e (5)
在哪里
φ.ee=经济效益(美分/千瓦,欧元/千瓦,…)
C =一段时期的生产成本(美分,欧元,..)
E =电站在该时期的输出能量(kWh)
运营效率
运行效率是电站在一段时间内产生的总电力与电站在一段时间内100%运行时可能产生的总潜在电力的比率。
运营效率可表示为
μ.OE.= (100)E /E100%(6)
在哪里
μ.eo=运行效率(%)
E =电站在该时期的输出能量(kWh)
E100%=发电站在该期间以100%运行的势能输出(千瓦时)